为了夯实安全绿洲的根基,浏阳花炮在厂房建设和基地建设两方面双管齐下,鼓足了劲,下足了功夫。
在厂房建设方面,传统的作坊式生产是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现代工厂设施是产业现代化的首要条件。近几年来,浏阳坚持按照“六有”标准进行管理(其中之一是有规范的厂房),对厂房和生产线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严把换发证照关,促进了厂房现代化改造。市政府十分重视花炮企业的合理布局,下决心关闭了部分坐落在居民集中区和学校附近的企业;企业内部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车间、储仓、生活区要进行调整、改造;新建花炮厂家,必须将安全设施和生产基地一并考虑,同时施工。厂房改造与安全生产紧密结合配套,不符合安全生产的厂家,必须进行整改。
1999年,关口、荷花、枨冲、金刚等地,全年新增厂房80%以上。接下来的几年主要是加快现代化、标准化工厂改造。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更新观念,精心部署,强化措施,加快发展,掀起浏阳花炮现代工业革命的热潮”。组织南区厂家到东区参加工厂改造,又在金刚镇召开企业“三改”工作现场会,统一了企业根除作坊式生产的认识,从而推动了市“三改”的全面展开。
自1998年以来,浏阳改建、扩建、搬迁工厂580多家,新建厂房17000多栋,扩大生产面积1000多万平方米,投入资金6亿多元。作坊式生产得到全面根除。
由此产生的直接效果是1998年至今,浏阳市花炮行业没有发生过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浏阳花炮业产值与人员伤亡的比例是全国最低的。
与此同时,浏阳启动了花炮生产基地建设。2000年4月15日,市花炮产业办召开专业化生产基地招标会议。投标分礼花弹、盆花、玩具、火箭、鞭炮等五大类。经招标、投标和议标,最后确定市青草出口花炮总厂、东信烟花制造有限公司、湖南华意大型焰火制造燃放有限公司为礼花弹生产基地;市荷花出口花炮厂、河口出口花炮厂、沿溪出口花炮厂为火箭生产基地;市浏花烟花有限公司、大瑶棠花出口花炮厂为盆花生产基地;市港洋出口花炮厂、庆泰出口烟花制造有限公司为玩具烟花生产基地;市小河出口花炮厂、金刚明义出口花炮厂为鞭炮生产基地。凡进入基地专业产品享受政府一切优惠政策,企业生产专业产品所得税按1%预征。政府拨给基地企业技(扩)改资金5万元,并以多种形式向外广泛宣传、推介。12家专业化基地,1999年总销售11169万元,专业产品销售8689万元;2001年总销售14279万元,专业化产品总销售12234万元,分别增长27.8%和40.8%。
事实证明,这种既分工又合作,既有侧重又不影响厂家独特产品和利益的基地建设方式是正确的。他们在开发新工艺、新材料、新机械、新产品、新包装方面,各自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花炮生产基地的成功,促进了浏阳花炮一园一区的建设,为浏阳实现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1999年8月,市领导欧代明、徐湘平、黎建到沿溪镇考察,提出构建加工产业园的设想,并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进行总体设计。11月,省委书记杨正午来浏观察,提出要高标准、高起点、新机制、大手笔建设花炮精品园。12月,浏阳市委、市政府先后下文成立花炮精品园建设工作小组和浏阳市花炮精品园管理委员会。
浏阳花炮精品园选址于浏东经济开发走廊的沿溪镇,延伸至三口乡部分地区,规划用地24平方公里。浏阳花炮精品园规划建设的总目标是:用五年或十五年的时间将园区建设成为花炮产业及相关产业结构先进合理、专业化分工精细、科技创新力强、集中生产国内外市场需求强劲增长的高空礼花、大型组合盆花、玩具烟花和火箭类烟花的花炮生产营销集约区和产业科研开发基地,成为弘扬浏阳花炮文化,建设功能齐全、以花炮为主题的花炮文化展示、旅游观光区;通过城镇建设和工业区开发,将园区建设在现代化工业建筑风格交融的生态精品城市区;创建独具特色的世界花炮名城。省乡企业工作领导小组确认花炮精品园为18家省级乡镇工业小区之一,省公安厅批准花炮精品园为省级烟花安全管理区。
2000年元月8日上午奠基,市长李科明主持了仪式,省招商局、省计委、省公安厅等省直部门和长沙乡镇企业局等市直部门出席奠基仪式。省招商局局长葛建明,市委书记欧代明等领导作了讲话并奠基培土。
当年,全面启动了园区主干道路路基工程,完成花炮大道等6条道路基工程总长和80%,完成了2个年产值规模达3000万元的标准厂房建设,投资250万元的湘莞花炮厂破土兴建,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764万元。管委会通过广东招商会,项目招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至年末,有瑞威、湘莞、吉鼎、湘浙、梓泰(中外合资)、东信(合资)等企业正式签约,合同年产值达1亿元左右。其中东信、瑞威分别于8月和9月投产,当年产值总额约1000万元。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