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炮节招商的如火如荼再次印证了当前的热门词汇——“口红效应”。尽管国内经济形势依旧不明朗,但是第九届花炮节招商工作却进展顺利,成效大现,成为经济不景气形势下的“一支口红”。据组委会运营中心招商策划组负责人彭竞成介绍,目前音乐焰火比赛冠名权、开幕式入场券广告、节会指定用品等都已经“名花有主”。整个招商工作不仅获得本土花炮企业的支持,上栗、醴陵、万载等花炮主产区也青睐有加,有意采取打包的方式,在浏阳举办的花炮节上“抛头露面”,一展风采。
上栗20万元投向花炮节
很快,浏阳河中路(即天马大桥至花炮观礼台路段)的140根路灯杆上将飘扬起江西上栗县的形象广告。彭竞成介绍说,昨天组委会已经正式与上栗县达成协议:上栗县出资20万元,承包下花炮节期间浏阳河中路的灯杆广告。同时,还将在国际音乐焰火比赛入场券和整体活动秩序册上做专题宣传。 很显然,第九届国际花炮节已经引起了整个业界的极大关注,不但浏阳本土的企业积极参与,浏阳以外的其他花炮主产区如万载、上栗、醴陵等县市也看好节会平台,纷纷前来咨询相关事项,并有意采取打包的方式,在花炮节上做自己的形象宣传。其中,上栗县更是一马当前,抢先出手,一举拿下节会期间三大比较重要的广告宣传平台。
“口红效应”孕育另类商机
“其实,招商活动的火热,也再一次印证了当前的热门词汇——‘口红效应’。”花炮节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企业更希望能够展示自我形象、提振信心。提前到上半年举行的第九届花炮节,正好成为了企业手中的那一支“口红”,能够让自己显得更精神,也能够起到“安慰”的作用。 据悉,节会期间的酒水、饮料等指定用品已经全部招商到位,音乐焰火比赛的冠名权也已经被企业“认领”,秩序册、请柬、礼品袋、门票等广告都有人预定,开幕式暨大型文艺焰火晚会的冠名权也将很快尘埃落定。 “第九届花炮节的招商工作不仅突破了地域性限制,还超越了行业性限制。”彭竞成透露,不少本身与花炮产业无关的企业也纷纷将目光投向花炮节招商,希望能够沾沾节会这支“口红”的光,为自己带来一抹亮色。“例如,鸿宇广场、诚信商行等商贸类企业也投入不少资金,在花炮节上投放广告。”
□记者观察·花炮节办得正当其时
在全球经济都在唱咏叹调的时候,浏阳花炮节招商能够“一花独秀”,进展顺利,获得各界客商的青睐,不得不说,这是节会凸显的一种“口红效应”。
据经济学家观察,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人们对此最直接的理解是口红属于一种廉价的消费品,相比于房产,车子等高价比产品来说,在经济紧张期消费起来,人们会产生一种“放松”的感觉。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口红效应”体现最明显的是文化产业,而花炮节正是属于其中的一大类。
“口红效应”在节庆活动中的存在,其实也是人们提振信心、装饰门面的一种手段。因为“口红效应”的实质,是通过消费相对来说较低廉、又能给自己带来愉悦和效益的产品,来满足和提高精神上的需要,从而抵抗物质生活的下降。当然,符合条件的“口红”需要满足几个条件:第一,价格相对要低(一般来说,相对于强势媒体来说,花炮节上的宣传费用相对较低);第二,缓解精神压力的作用相对较强(举办花炮节,带有强烈的喜庆色彩)。
当然,商家们最为看重的还是经济效应,相对于其他广告投入来说,在花炮节这样一个国际性盛会上做宣传,更有利于商家们集中火力,在目标客户群体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带动销售、扩大业务。
综合观察,花炮招商能突破浏阳的地域界限,外围花炮业主们看中的是能借用“口红效应”和节会效应来提振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在绚烂的烟花中舒解过度紧张的“经济神经”,营造良好的经济效应。
(浏阳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