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日,在暗访的基础上,江西省安监局迅速责令6家企业停产整改,其中有3家企业的生产许可证被暂扣。这6家企业位于上栗县,均生产烟花爆竹引线。
如何推动烟花爆竹这一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不但考验着当地政府的决心,也考验着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智慧。
记者获悉,在6月6日的江西省工作动员视频会议上,省安监局局长龙卿吉表示,要下定决心、攻坚克难、采取过硬举措,要求各地对所有企业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分类梳理、确定企业进退去留名单。
6月9日,新法制报记者跟随省安监局执法人员,再次对这些企业进行“暗访”。
◎暗访:6家企业被责令整改
执法人员终于找到了6家被举报的企业。通过现场走访,执法人员发现这6家企业均存在问题
上栗县6家烟花爆竹引线厂的停产整改,缘于今年5月初当地的一份举报信件,举报信件称上栗烟花爆竹生产存在一些乱象。这一举报,引起了省安监局的高度重视。
5月17日,4名省安监局执法人员前往上栗县暗访。暗访是在没有打招呼的情况下进行的,因为没有当地监管部门的指引,执法人员只知道问题企业大致的方位,并不清楚确切的地址,暗访比想象的要艰难的多。
“崎岖的山路,通常有好几条通道,往往是走错了一条路后,我们不得不原路返回。”曾参与此次暗访的执法人员王博伟称。
3天的暗访时间,执法人员终于找到了6家被举报的企业。通过现场走访,执法人员发现这6家企业均存在问题:
上栗县鑫亮引线厂、上栗县联谊引线厂、上栗县发达引线厂3家企业都是今年5月被县花炮安监局下达了停产整改要求的,但现场检查时都仍然在生产。其中有两家企业发现工房内有工人吸烟现象,上栗县鑫亮引线厂的原材料(氯酸钾和高氯酸钾)竟然存放在生火做饭房间。上栗县联谊引线厂还存在工房无安全要素牌;厂门口无警示标志、无厂区平面图等;员工宿舍旁有引线库;擅自改变工房用途;未见相关证照和图纸等等众多问题。
上栗县普化引线厂和上栗县汉兴引线厂是两家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但工房内存有引线,一家企业的用工纪律本显示,有生产记录。
上栗县何家冲花炮厂引线工区在厂区内有小孩出入,查看会计出入账本,显示有违规的引火线外销售记录。
随即,执法人员对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2家企业当场责令停产停业,并由安监部门对非法生产企业予以取缔,对其余4家违法违规企业分别作出了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责令企业停产整顿的处罚决定。
◎回访:难寻整改迹象
在暗访的3家企业中,有的厂区空无一人,有的没有任何整改迹象,有的表示正在整改
6月9日下午,记者随同省安监局执法人员前往上栗县。在金山镇沿途的村庄里,厚厚的生产烟花爆竹的纸筒,表明着这一带烟花爆竹生产的兴旺程度。
在暗访的3家企业中,有的厂区空无一人,有的没有任何整改迹象,有的表示正在整改。
上栗县联谊引线厂位于金山镇横水村,厂子建在山顶。“一路更比一路陡”,有的坡度甚至超过50度。暗查组刚走一圈,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而站在山顶放眼望去,破败不堪的工房随处可见,成品库难觅踪影。
由于厂区没有围墙,记者一行可以随便出入厂区,厂区内也未见一个人影。在引线烘干房,屋顶漏雨严重,导致地面湿了一大片;距厂区约50米的地方,就是散落的民房,其中一户人家紧挨着引线厂办公区。随同的执法人员表示,按照新标准,这家企业的工房建设不达标:没有分生产区和库房区;工房距离生产区太近,存在危险隐患。
村民黎女士称,镇政府工作人员时常来检查,现在这家厂已经停工了。当问及引线厂负责人去向时,黎女士说她也不得而知。
在上栗县发达引线厂,印有“金山镇镇政府”字样的封条清晰可见。有的门上,贴有两张封条,其中一条是今年4月30日下达的,另外一条的时间是今年5月15日。厂区虽已停止生产,但未见有任何整改的迹象。
“我们农村人开工动土是要选个好日子的,之前一直没有好日子,等选好日子我们马上就开始整改,修建厂区大门等。”该厂负责人卜长福说。
而在这之前,上栗县花炮安监局核查时发现,这家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还存在转包分包行为,生产管理混乱,工房建设不达标。
在上栗县鑫亮引线厂,针对之前上栗县花炮局核查存在的转包分包行为,以及生产现场管理混乱、工房不达标问题,黄姓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积极整改。但是在现场,诸如一些本应设置标识牌的地方,依然没有整改到位。
◎花炮安监局:采取具体措施处理问题企业
上栗县花炮安监局副局长刘洪文表示,下一步将会时刻保持“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对非法生产及转包分包等行为做到“零容忍”,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推行行政问责,确保在安全监管工作中不犯“冷热病”,全力确保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事实上,针对这6家被举报的问题企业,上栗县花炮安监局在得知企业存在的问题后,立即采取了具体的处理措施。
据上栗县花炮安监局副局长刘洪文介绍,5月中旬,他们又对举报信涉及的企业进行“回头看”,并对相关单位予以经济处罚。上栗县普化引线厂、上栗县汉兴引线厂两企业是在上栗县政府对引线生产企业采取大规模“打非治违”之后,依循“堵疏结合”方针,由普化村部分村民采取股份制方式建立的引线厂,是经省安监局行文批准的待发证企业。经县镇两级封停后,企业一直未生产,目前,两企业均纳入第三轮行政许可攻坚方案。
上栗县发达引线厂,已被责令停止转包分包行为,目前,企业已经停产整顿,并由金山镇政府封停到位。
针对上栗县鑫亮引线厂和上栗县联谊引线厂存在的问题,他们已经责令上栗县鑫亮引线厂停止转包分包行为,停产整改安全隐患。责令上栗县联谊引线厂消化余药后停产整改安全隐患,对两企业给予经济处罚,并由金山镇政府封停到位。
谈及上栗县何家冲花炮厂引线工区的处理方案,刘洪文说,上栗县花炮安监局于5月19日对该企业下达整改文书,停产整顿1个月,并由鸡冠山乡政府封停到位。
“我们将以省局执法总队暗访为契机,进一步科学监管引线生产各个环节,狠抓产业安全、工序安全,全力提升企业安全系数,推动产业转型。”刘洪文说,下一步将保持“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对非法生产及转包分包等行为做到“零容忍”,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推行行政问责,确保在安全监管工作中不犯“冷热病”,全力确保产业良性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思考:“火药桶经济”何去何从
产业如何健康有序发展,乃至逐步退出这一行业,考验着地方政府的决心,也考验着安全监管部门的智慧
面对烟花爆竹这一“火药桶经济”,地方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承载着巨大的压力。
采访中,当地的村民对这一行业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毕竟这一行业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我们在烟花爆竹厂上班每个人平均每个月的收入约3000元。如果取消了这一行业,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金山镇横水村村民黄先生的想法,或许能表达他们的担忧。但众所周知,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是高危行业之一,目前,福建、广东、安徽等省都全面退出了烟花爆竹行业。但是我省上栗县、万载县仍是中国烟花爆竹的主产区之一。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网站3月26日发布的《烟花爆竹重点县(市、区)安全生产攻坚工作方案》,到2015年底,我省上栗县、万载县、宜春市袁州区、广丰县、抚州市临川区等22个重点县(市、区)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数量应比去年底减少25%以上,总数控制在2500家左右;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事故死亡人数比“十一五”末下降50%以上,有效遏制较大以上烟花爆竹事故。
为此,我省曾先后四次对烟花爆竹行业整顿升级。新世纪之初,我省烟花爆竹企业达2万多家生产单位,目前仅存1600余家生产企业,实现了从家庭作坊——生产基地——生产工厂的企业组织结构的转变。生产企业安全条件大幅度提升。从2012年开始,烟花爆竹生产机械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爆竹配装封一体机安装了1200多台,新研发的爆竹生产自动化一体机和湿法制引烘干机、烟花装药机和烟花内筒组装一体机等开始应用于生产领域。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年度指标内,并杜绝了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针对全国性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6月6日,江西省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攻坚工作动员视频会议在南昌召开,省安监局局长龙卿吉表示,要下定决心,攻坚克难,采取过硬举措,各地要对所有企业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分类梳理,确定企业进退去留名单。未制定攻坚统筹方案和未明确进退去留企业名单的县区一律不启动许可工作。重点整治“一厂多户或多股东各自组织生产”、非法工区挂靠生产和转包分包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
今后,一律不再新增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一律不再搬迁重建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一律依法关闭许可证过期且无力改造或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到2015年,全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总数控制在1000家左右。
不可否认,烟花爆竹行业作为地方政府经济支柱之一,地方政府同样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产业如何健康有序发展,乃至逐步退出这一行业,考验着地方政府的决心,也考验着安全监管部门的智慧。
◎文/图 王博伟 记者余桂华 陈利光
注:以文章含有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