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照片
福田车主刘先生前不久向汽车投诉网反映,他的福田时代轻卡无故自燃,厂家却称与企业没有任何关系。刘先生了解到,此前有不少车主反映过福田汽车的自燃问题,几乎都被否定与产品质量有关。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田汽车)成立于1996年8月28日,是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08年,福田汽车品牌价值达268.37亿元,在中国汽车行业排名第三,商用车领域排名第一;2009年,福田汽车销售量超过60万辆,居全球商用车第一位。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福田汽车频发自燃现象?作为上市公司,福田汽车为何至今没有给消费者明确的说法。
消费者:自燃频发北汽福田没有明确说法
前不久,福田车主刘先生向汽车投诉网反映,他的福田时代轻卡无故自燃,厂家却称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刘先生的公司在天津开了一家物流配送中心,先后购买了十辆福田时代轻卡汽车。2009年3月,刘先生公司再次购进了两辆福田时代厢式货车。然而,今年5月其中的一辆汽车停放时突然自燃,火最先是从方向盘下的点 火 器 处 出 现 的 。 当时 火 烧 得 很 快 , 等 大 家 把 火 扑 灭时 , 汽 车 的 驾 驶 室 严 重 烧 毁 , 货箱前部分烧焦,烧毁的货款大约为7000元。火灾发生后,当地消防对火灾进行了初步鉴定,暂时无法确定起火原因,不过排除了人为纵火的可能。
刘先生随后拨打了福田汽车的服务电话,对方一再推卸责任,电话也被转来转去。在刘先生再三催促下,服务站的人到了现场,只是拍了几张照片后便离开了。其后刘先生多次询问,但一直没有一个结果。
据汽车投诉网调查发现,关于北汽福田车型自燃的情况并非个案,该网站几年来相继接到了多起福田汽车自燃问题的投诉。
一 位 广 东 车 主 此 前 投 诉 称 ,2006年5月在北方汽车实业有限公司购买了一辆福田轻型客车,车牌号为“粤B PD 543”。2006年12月21日,驾驶员一行四人驾车在深圳南萍路正常行驶时,车辆突然自燃,当时车后恰好就是一辆交警的汽车,交警还将起火的过程全部拍摄了下来。驾驶员为了救火,头部和手被烧伤,汽车的突发自燃也给驾驶员和同车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为此,车主强烈要求北汽福田赔偿车辆及其他经济损失。不过,事发后北汽福田没有任何答复。
厂家:公司已对客户表示了同情
车主霍先生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他于2007年1月29日从山西省长治市某销售公司购得福田快客面包车一辆,2007年2月6日上的车牌,2007年2月18日凌晨四时许,该车在静止停放的停车场内突然自燃起火,造成该车烧毁报废,至此该车总行程不过2000多公里。
事情发生后,霍先生迅速和厂家联系,厂家随后介绍他与山西太原福田服务站联系。次日,太原服务站来现场拍照后便匆匆离去,此后一直没有任何音信。霍先生多次找到服务站,服务站让找厂家,相互推诿近一个月后,北汽福田回复称:由于当地派出所及消防科认为起火原因难以断定,故一直没有出具认定报告,并建议北汽福田与消费者协商处理。北汽福田经与用户协商初步达成如下意见:考虑到客户损失较大,出于对客户的关怀和同情,北汽福田公司同意给予适当优惠卖给客户一部相同型号的车辆,而客户所称的“该车突然自燃起火”并无任何证据,纯属猜测。
如果说上述几起自燃事件厂家有“理由”推卸的话,而另一起案例同样没有解决好,无疑折射出其服务质量的不尽如人意。
据媒体报道,车主王先生将自己的福田车放在4S店维修,因好几天没有任何消息便打电话去问,得到的答复是汽车还没有修好。在王先生的一再追问下,4S店才道出了实情———4S店的工作人员维修时不小心将线路短路,导致汽车自燃。尽管4S店事后维修好了,但自燃的阴影让王先生挥之不去,再加上该车是用于员工上下班,一旦再发生自燃,后果十分严重。王先生为此强烈要求退车,但双方长时间没能有效解决。
据了解,早在2006年,福田汽车因为自燃被投诉,问题又迟迟没有解决,被某汽车网站评为当年汽车投诉类最“无奈”的投诉。
日前,北汽福田回复记者称,福田轻卡由该公司旗下的诸城汽车厂生产。诸城汽车厂售后服务部王炳华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称,针对消费者汽车自燃事件,福田非常重视,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证明是福田汽车质量问题导致自燃。车辆发生自燃后,福田对车主都非常同情,不存在推诿现象。
专家:生产厂家仅有同情远远不够
资深汽车分析师贾新光接受《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