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无法将战场上的硝烟和炮火与节日里绽放的礼花焰火联想到一起,因为前者意味着战争,后者则象征和平。
然而,在湖南省浏阳市庆典烟花制造燃放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继荣的眼里,战士们的殊死拼搏正是为了国家的和平繁荣。退伍后,放下枪杆的军人,在生活中同样需要在战场上拼搏时的勇气和毅力。
1978年12月,18岁的何继荣怀着少年时对军营大熔炉生活的憧憬,告别家乡应征入伍,在广州军区55军服役。当时,祖国的南疆自卫反击战刚刚打响,入伍不到两个月的何继荣就随部队奔赴战场。在一次攻打高地的战斗中,敌人的子弹击中了正在向某部传达上级指示的何继荣的左大腿。此时离发起总攻还有20分钟,如果不能把信及时送到将贻误战机。在紧要关头,何继荣忍着剧痛爬行1000多米,将上级指令顺利送达。
战斗结束后,何继荣荣立个人二等功,但也落下了终身残疾。22岁时,何继荣因伤退役,回到了阔别4年的家乡浏阳,作为伤残军人、二等功臣,被安排在浏阳市供销社工作。何继荣勤劳苦干,多次被评为单位先进,后被调进机关,并选派到高等院校学习,随后相继担任过市属几个企业的领导职务。
1990年,何继荣出任浏阳市出口礼花厂副厂长兼办公室主任,主管烟花生产、安全和燃放工作。然而,正当何继荣在烟花鞭炮尤其是礼花弹的燃放技术方面摸索出一些经验、意欲大展宏图时,企业改制的大潮,使浏阳市出口礼花厂停产下马,时任副厂长的何继荣也成为一名下岗职工。几乎与此同时,妻子也接到了下岗通知,一家人顿时失去了经济来源。
按理说,何继荣是伤残军人,人民功臣,可以要求政府重新安排工作。但何继荣认为,国家负担重、下岗人员多,不能给政府增加负担。他决定重整旗鼓,寻求创业机遇,目标定在了开发花炮产业上。
在既无厂房又缺资金的情况下,何继荣决定从推销花炮业务做起,开始天南地北地奔波。为了节省每一分钱,他坐火车全买硬座,火车拥挤时他就蜷在座位下方的地板上休息。有一次,他睡到半夜,突然感觉一股热乎乎的水流到脸上,吓得醒了过来,才发现是坐在座位上的一个小孩子正在对着自己撒尿。最令他痛苦的是,每逢阴天下雨、旧伤复发时,他常常痛得昏死过去。靠着这样艰苦的努力,他跑来了第一批订单,赢得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
此后,何继荣将自己在城区的门面房产变卖,在浏阳市集新建了一个花炮生产工厂,创立了“庆典烟花制造燃放有限公司”,将一批花炮老企业的下岗职工和一些战友招募在自己旗下,初步形成了生产、销售、燃放一条龙服务的格局。
创业路上多艰辛。2001年7月,经朋友介绍,何继荣将价值60万元的2000箱花炮产品发售给一家驻广州的香港注册花炮经营公司,可对方将产品收取并转往境外后却音讯全无,虽经广州警方追查也无结果。这对于一个当时年生产能力仅300余万元、年利润不过25万元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打击。但为了确保企业继续生产,保证职工工资发放到位,他强忍内心的巨痛,含着泪水向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借钱,恳求银行贷款支持,终于筹集到100余万元资金,让企业摆脱困境。
何继荣认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关键在于能生产出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在研制创下吉尼斯纪录的“焰火国旗”的过程中,为了解决保证“焰火国旗”升降平稳、音乐与焰火燃放同步、观众与焰火燃放互动等难题,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实验室里。
经过数年拼搏,何继荣名下的企业从年产值几十万元发展到现在的年生产能力超过4000万元、年利税达400万元。仅2008年,公司申请和获得国家专利40多项,创造新产品近百个。其中,“双爆特效礼花弹”获国家发明专利金奖,并被列为湖南省火炬计划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企业的发展解决了200多名村民、53名下岗职工以及30多名退伍军人的就业问题,年发放工资达460余万元。
对于社会公益事业,何继荣也倾力支持,几年来累计投入达200万元。
本报长沙12月30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