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盛大上演了。依然是各路大腕云集,依然是烟花绚烂盛开。花炮之乡的浏阳,越来越将花炮节办成了全球花炮界的盛会,办成了浏阳全面走向世界的平台。然而,这里最值得关注的还是,本届花炮节秉承以往历届要办平民节会的思想,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的举办,将全民参与办节发挥到了极致,让花炮节真正地超出了一个单纯的商品推销的范畴,而更多地赋予其文化上的特质。 文化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是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说,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或者说都有在发展经济上的优势和劣势。不管是区位条件,还是资源条件,还是当地的人文传统,都能制约经济的发展。忽视这些条件谈发展,前路会越走越窄。而将这些条件通盘考虑,较好融合,就能形成特有的文化,在此文化背景下发展的产业,其前景不可限量。比如,我省的怀化地区,在上世纪80年代曾一度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最终因无文化特质可言归于沉寂。相反,张家界发展旅游业,并没有守着天赐的自然景观“吃现成”,而是不断推出诸如“乡村音乐节“等活动,提升本地的旅游文化特色,从而让张家界的旅游更有人文的深度。 历届的花炮节,浏阳不论是政府层面,还是民间论调,都不讳言其“经贸唱戏“的目的。我们的花炮产业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花炮节能够一届一届地办下来,一届一届地有突破,有创新,靠的就是一直在强调要赋予花炮这一传统产业更多的人文内涵。有核心的技术,有锐意进取的花炮制作和营销团队,有长期积累下来的市场资源,这些还不够。因为不管是技术还是花炮人才,都是需要有一个大的文化环境的不断滋养,才能保持其活力。 对花炮文化的培养,我们在本届花炮节上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从企业承办花炮节,到草根中产生花炮天使,从举行广场文艺演出,到设置灯谜一条街,从烟花摄影展览,到市民网络出谋划策,一系列的活动无不围绕花炮展开,空前调动了市民对花炮节的关注,激起了市民对花炮的热爱,以及作为花炮之乡中的一员的自豪。可以说,在这样的背景下,花炮文化已经在人们没有察觉的情形下悄悄地形成。 花炮节,依然只是一个平台。但当绚烂的烟花真正地开到每一个浏阳人心里时,那激起的巨大的自豪和无穷的创造力,将是我们的花炮产业高歌猛进的根本保证。
|